学校邮箱系统 登录 注册 退出

校园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
2025年01月10日 16:05:16 作者:admin 点击:

学会与人交往

是人生中的重要课程。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成熟。

保护“少年的你”,

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校园欺凌是什么?

  1.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640.png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肢体欺凌:通过肢体动作去恐吓、伤害他人,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抢夺或勒索财物等。

2、言语欺凌:通过骚扰、辱骂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伤害,如当面或背后羞辱、讥讽、嘲笑、诅咒、起外号等。

3、社交欺凌: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2.校园欺凌的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

640.png


校园欺凌的根源是什么

一、家庭原因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校园欺凌者或受欺凌者。所有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我们都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其父母的影子。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背负过多的压力,产生心理障碍与欺凌行为。

不良家庭环境:没有幸福感、父母有暴力倾向、父母关系紧张、相互疏离等,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使用暴力而非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家庭错误教育方式一:孩子犯了错不是打就是骂,打骂之后又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亲子之间缺乏温情和交流,反而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容易使孩子形成灰暗、叛逆的心理,无形中学会用欺凌的手段去征服别人。

家庭错误教育方式二: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纵容,过度维护,容易使孩子养成是非不分、骄横跋扈、无视他人利益的不良心理。

家庭错误教育方式三: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性格和人品的教育,没有教会孩子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二、学校原因

1、学校方面

一些学校只重视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处理学生矛盾时有偏袒行为,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导致学生得不到公平对待与尊重,在学校没有归属感,因而采用欺凌手段来发泄报复或引起关注。

2、教师方面:

1.一部分老师因为害怕被扣上体罚学生的罪名而不敢对犯错的孩子采取措施,造成学生不知畏惧、不知悔改。

2.一部分老师在学生出了问题后,不仅不积极与学生沟通,反而会言语辱骂,甚至体罚或殴打学生,无形中也为学生树立了负面的教育榜样,学生在不断积累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同时,容易引发效仿行为。

3、同学方面:

过重的学业负担占用了学生交流、交往的时间,同学之间只有学习成绩和生活品质上的竞争攀比,多了一份冷漠和猜疑,却少了重要的社交与合作,伴随同学间的摩擦、负面情绪的积累,最终出现校园欺凌行为。


三、社会原因

1、暴力影片、书籍、网络游戏等,容易引起青少年模仿,形成攻击性心理倾向。

2、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是非观。

3、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4、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

5、法制教育的缺失。


四、个体原因

1、青春期,即小学后期到中学,是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一个高发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一方面要适应身体向成熟的过度,一方面要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又要适应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有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2、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上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自卑、敏感、怯懦、孤僻或者骄横、偏执、自尊心强、嫉妒心强等心理,从而引发校园欺凌行为,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3、同时,青少年对于欺凌行为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性没有清晰的认知。更有甚者,欺凌者包括面临欺凌行为的旁观者,也没有意识到欺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因而在许多情况下欺凌行为自然而然地发生。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17:00

选择下列服务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027-59959957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